去年夏秋風災豪雨造成花蓮多條道路災損,復建工程進度各界關注。花蓮縣府今天澄清,相關復建工程發包率已逾7成,絕無延誤。縣長傅崐萁表示,去年9月風災,花蓮提報6億多,中央核撥不到3億,有工程依核定數字招標,乏人問津,只好由縣府加碼重新招標。去年7月尼伯特、9月莫蘭蒂、馬勒卡及梅姬颱風接連來襲,加上10月豪雨,對花蓮193線月眉段、花64線瑞港公路、富里鄉黑暗部落聯外道路等造成嚴重災情。縣議員莊枝財今天質詢時,質疑中央撥款已到位,但縣府「動都不動」,他的發言引起縣長傅崐萁不滿,反擊中央「只給那一點錢,多次發包流標」,還要議員「為花蓮講公道話」,引發一場唇槍舌戰。縣府會後澄清,行政暨研考處長林金虎拿出資料說明,去年7到10月,花蓮陸續發生風災、豪雨。7月尼伯特颱風復建工程46件共需1億3千餘萬元,由縣府災害準備金支應,發包率100%,完工10件。由於地方災害準備金用完,9月颱風又來襲後,縣府彙整各鄉鎮市公所需求,向中央提報6億4千萬元經費,但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直到去年12月27日才核定140件共2億9千萬元,目前發包93件,發包率66.43%,完工23件;10月豪雨7件,發包1件,總計193件。縣府說,經費核撥後委由鄉鎮市公所發包執行,因一例一休效應,造成廠商成本增加,發包不易,多次流標,不過整體執行進度發包率達72.54%,符合中央控管進度。尚未發包的53件,有4件核列金額逾1千萬元,須報中央審核預算書圖,193線月眉段復建工程也在其中。縣府表示,這4件月底將上網招標,其餘49件正辦理招標作業,月底前開標。對於縣府指中央核撥款不到提報金額的一半。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向工程會瞭解後,代為說明,縣府提報後,工程會與相關單位及縣府承辦單位前往現勘,若非風災造成,建議循一般工程管道進行;未找出災變原因,擔心災害一再發生,則建議先進行地質調查等研究,再依專業建議規畫工法,部分提報工程可能不在這次的預算範圍,但可另以專案處理。去年颱風造成花蓮多條山區道路受損。圖/報系資料照 分享 facebook 去年颱風造成花蓮多條山區道路受損。圖/報系資料照 分享 facebook
32BBE941ECA11455